民數記二十九章12至34節記載住棚節的祭,從住棚節的第一天,也就是七月十五日開始,為期七天,每天獻的祭物。七天,代表我們一生的年日,乃是把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的一生。其中燔祭的部份,每天固定獻三種祭牲,分別是公牛犢、公綿羊與公羊羔。至於獻上的數量,公綿羊每天固定獻兩隻,公羊羔每天固定獻十四隻,而公牛犢的數量則每天遞減,從第一天的十三隻到第七天的七隻。這段記載可能常令讀經的人覺得枯燥而略過,但其中隱含著深意,相信是主願意我們知道的。
一、 奉獻乃是地位的改變
這是奉獻最根本的意義。燔祭中的公牛犢,原本在地上是很有用途的,一旦被獻在壇上之後,就只為著神的滿足。這使我們想到摩西,他原本學盡了埃及一切的學問,說話行事都有大能,但當他被主呼召之後,所有的恩賜只為著神而使用,而且不是照著天然的方式,一切都在死而復活的原則裡。就連神要他建造會幕時,他天然的才幹完全沒有地位,乃要『照著神在山上指示的樣式』(出二五40)。
二、 奉獻的根基永遠是基督的救贖
燔祭中包含每天固定獻的公羊羔十四隻,這使我們想到正月十四日逾越節的故事。這是神使那無罪的替們成為罪,使我們被神的愛所困迫,不再向自己活,乃向那替我們死而復活的主活。七天的時間從始至終都獻十四隻,說出這是永久被記念的故事。『從始至終,惟有白恩,能得我命感我心。』(大本詩歌31首)
三、 奉獻者的生活乃是『我死,人就得生』的見證
燔祭中包含每天固定獻的公綿羊兩隻,說出奉獻者的生活要成為一個見證,如同公綿羊一樣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,情願自己被剝奪,使別人可以得遮蓋。這使我們想到約瑟的一生,當他被賣、被奴役、受冤屈、被遺忘的時候,也是默默無聲,後來神卻使他升高。等到他作了埃及的宰相,他的糧倉足以應付全地的飢荒而有餘,甚至當初那些『剪毛的人』,他的哥哥們,也從他得了赦免與供應。
四、 奉獻者的一生乃是『主擴增,我衰減』的一生
每天固定獻上的公牛犢,其數量逐日遞減,說出在奉獻者的一生中有一個過程,七天的時間從十三遞減到七。我們可以把『七』視為一個基底,這七天分獻上 (7+6) (7+5) (7+4) (7+3) (7+2) (7+1) (7+0) 的數量。我們知道『六』是人的數字,舊造的數字(創一31),從六遞減到零,說出奉獻者舊造的部份逐日衰減。而基底共有七個七,這使們想到七七節,也就是五旬節。從獻上初熟的莊稼算起第七個安息日的次日,共計五十天,要將新素祭獻給耶和華(利二三15-16)。這素祭乃是團體的素祭,應驗於主復活後的第一個五旬節,藉著聖靈的澆灌而產生了召會。召會不僅是基督的身體,也是基督的新婦,就是基督的擴增。這說出奉獻者的一生乃是讓舊造逐日衰減,為著基督的擴增而獻上自己的一生。
願主今天在地上得著一班甘心獻上自己的人,這班人對主就如同清晨的甘露(詩篇110篇3節)。主在祂完成神經綸的路上,需要得著滋潤,而惟有那些甘心將自己獻給基督為祭的人,才能使主得著滿足,求主憐憫並得著我們。